欢迎光临

杨小琪 一种大彻大悟的释然

    雅俗共赏的雅并非远离人世的阳春白雪,俗亦非讨好世风的媚俗,而是符合传统文化发展规律,具有较高水准,能从中看到经典的影子,并能丰富书法面貌,引领世人欣赏风气的书法作品……

 

                                确立雅俗共赏的书法风貌

 

杨小琪,年近不惑,回首与书法相伴的三十载,在对人生充满种种了悟的同时,于书法艺术也有一种大彻大悟的释然之感。俗话说:字如其人。从某种程度上讲,书法创作的面貌和风格就是书法家的生存状态和思维意识的延伸呈现。我于书法创作,坚持围绕书法风格的形成调整生活状态,同时又根据生活状态强调和明确书法风格。在确立书法风格的过程中突出三点:一是以雅为先,雅俗共赏。书法是深奥的、精英的艺术,高雅是其发展的动力所在,同时,书法又是传统的、大众的艺术,脱离不了世俗的影响并影响世俗的观念,试看流传下来的书法经典无不是雅俗共赏的精品佳作。然而,雅俗共赏的雅并非远离人世的阳春白雪,俗亦非讨好世风的媚俗,而是符合传统文化发展规律,具有较高水准,能从中看到经典的影子,并能丰富书法面貌,引领世人欣赏风气的书法作品。基于以上认识,我的书法创作始终坚持在传统文化思想观念的大框架下,在扎实继承古代书法经典作品的基础上,逐步确立雅俗共赏的书法风貌。二是以碑为先,碑帖结合。中庸是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也是我做人处事的心性所在,所以于书法一道,我追求不温不火、兼容并蓄的中庸风气,坚持走碑帖结合的路子。然而碑和帖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书法风格,要使其融为一体必须在两者中间找准沟通的桥梁,我确定的桥梁就是清代的赵之谦。赵之谦是碑帖结合、卓有建树、开一代风貌,并于绘画、篆刻皆有开创之功的书画大家。数十年来,我以赵之谦的楷书、行书为契机,一方面系统研习北魏的龙门二十品、北魏墓志和敦煌墨迹魏人写经;一方面研习米芾墨迹,继而上溯孙过庭《书谱》和二王遗作,在确定以北魏书风为主基调的基础上,最后又回归到赵之谦,以其融合之法,在原汁原味的咀嚼中逐步形成碑帖结合的书法风貌。三是以能为先,诸体兼攻。书法是一种艺术形式,是一门系统性的学问,而非简单的一个技巧或一个技能,所以,作为书法家绝不能只会书写一种书体,而要诸体兼攻,也不能只会提着毛笔书写,而要有一定的理论素养,还不能只局限于书法的学习,而要诗文书画印兼修,所谓“书外求书”。我的书法学习创作,既坚持诸体兼攻,无论楷、行、隶、篆均有涉猎,并不断提升书法理论水准,广泛学习诗书画印等各方面的知识;又坚持结合实际,选择自己最擅长的,将创作方向主要放在楷、行书上,放在赵之谦、北魏书体、米芾及二王的研究上,重点突破,着力追求碑帖结合书法风格的形成,并用碑帖结合的格调对不同书体风格加以统一,最终形成个性鲜明的书法风貌。